- · 《护理管理杂志》期刊栏[06/01]
- · 《护理管理杂志》投稿方[06/01]
- · 护理管理杂志版面费是多[06/01]
高校教师如何护嗓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在大学工作教师,尤其是声乐教师,由于频繁用嗓,所以出现了很多老师抱怨自己的嗓子不舒服、容易累,严重的情况是嗓音嘶哑,而导致了无法讲课。大学声乐声乐教师作为用嗓强度
在大学工作教师,尤其是声乐教师,由于频繁用嗓,所以出现了很多老师抱怨自己的嗓子不舒服、容易累,严重的情况是嗓音嘶哑,而导致了无法讲课。大学声乐声乐教师作为用嗓强度较大的群体,因为嗓音使用负荷大而较高成为嗓音问题的高发人群。正因为这样,科学合理的发声知识及经验就更为老师们所掌握,进而来避免嗓音疾病的迫害。
在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今天,国内总体教师的嗓音状态到底如何呢?笔者通过考察表明,教师群体不仅为嗓音问题的易感人群,同时出现问题的概率也非常之高。教师嗓音疾病的类型多为声带小结、声带肥厚、慢性喉炎、慢性咽炎、声带息肉等几种。这些嗓音疾病在嗓音听觉上,大多可表现为声音嘶哑,说话费力,嗓音疲劳,喉咙疼痛,吞咽时有异物感等。
针对声乐教师的问题,经过调查表明出现的嗓音问题包括以下几方面原因:
首先是不正确的发声方法。现实生活中,我们每个人的声音都有自己独特的音色,通过科学的发声方法的训练,几乎每个人都能发出优美的声音,而我们每个人就是一件“乐器”,沈湘教授曾经讲过:嗓音对每个人来说是醉宝贵,最值得骄傲的东西,对于歌唱者更为重要,因为只有你自己才能操纵它,所以嗓音是人体不可替代的。尤其对专业的歌唱者来说尤为重要,从我们开始声乐教学的第一天开始就要养成科学的爱嗓、护嗓、用嗓的习惯。当然这里也包括错误的声音概念对嗓音也会造成的危害。众所周知,很多歌者或教师为了发出某一个歌唱家的音色,用卡、挤、撑喉咙的方式发声,还有的歌唱者认为民族唱法要靠前,声音要细,而美声唱法要靠后声音要浑厚,带着对这一声音概念的理解,而认为自己是唱民族唱法的就努力向前唱。其实,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,“前”和“后”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,每个人对“前”和“后”的感觉不同,因过分的向前和向后唱,都会对发声器官造成失调,容易造成气息僵、舌根僵硬、口腔紧张、喉咙挤压等问题,这一切都会对嗓音造成伤害而发生病变。
其次是高强度的发声任务。经调查,即使是声乐教学任务相对轻的大学声乐教师,正常情况下每周的课时数也要在12节左右,有的多则达20节的任务量。这就意味着,上课期间的使用嗓音的时间约为4-6小时,不计算教学之外的交流用嗓。而且,声乐教师的演唱、示范实际上是一种“很有激情”的用嗓,相对于日常说话语言具有强度更大的特点。同时,目前声乐教学以老师示范唱、学生模仿唱为主要模式,这使得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大量的用嗓。
再次是不良的工作生活习惯也是导致声乐教师嗓音问题的重要原因。一般来讲,声乐教师每周平均按10节课来计算,单就任务量而言,并不为多,有的老师却把这十几节课安排在一天半内上完。这样做的目的,是为了能有整块时间休息、备课用。在每周连续一天半不停地讲课后,都会有嗓子快要“着火”般火辣辣的疼痛感。但接下来几天连续休息后,好像嗓子又可以恢复到正常状态,所以有的老师也并不觉得这样的工作安排有什么问题。恰恰相反,这种“习以为常”的习惯,一个学期后或几年后,嗓子开始出现单侧声带肥厚的症状,声音变得沙哑而低沉,直到出现前面所讲的状况。
最后是充足睡眠也是嗓音问题出现的一个因素。很多老师都可以感觉到,由于休息不好,导致第二天的上课精神不好,更不用说嗓子的新鲜和疲惫度了,所以说一个好的睡眠质量有助于嗓音的恢复,更容易保持嗓子的新鲜感。
所以在日常学习过程中,要克服以上嗓音疾病的障碍,就必须学会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发声,科学的发声不但能提高自身的声乐水平,而且能保护我们的嗓音,有时还能间接的治疗我们的嗓音疾病。由于现实的教学任务无法减少,教师们的嗓音发声任务也不可能有很大程度地减轻。那么,这种情况下最为直接有效的护嗓策略,就是学会使用科学的发声方法。那么,怎样发声才是科学的呢?
简单讲,科学发声即为合乎自然规律的发声。即发声要合乎嗓音器官的生理运动规律,符合振动发声、声音共鸣等物理规律,要保证所发声音具有传递信息的最大效能,同时还要让嗓音发声在生理健康的前提下进行。要达到科学发声的目的,教师们须在身体及发声器官状态、声道共鸣、发声热身以及良好的工作生活习惯等几个方面加以调整与练习。
文章来源:《护理管理杂志》 网址: http://www.hlglzz.cn/qikandaodu/2021/0805/485.html
上一篇:音乐在儿童治疗与护理中的作用
下一篇:
临床医学论文_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模块化管理在